文学院教师科研成果简介(二)
发布时间:2022-03-30  作者:  

一、陈开林《<纯常子枝语>校证》

QQ图片20211206120854

被沈曾植誉为“有清元儒,东洲先觉”的文廷式(1856-1904),系晚清著名政治家、学者、词人。擅天纵之才,治学堂庑广大,著述宏富,“所论内外学术,儒佛玄理,东西教本,人才升降,政治强弱之故,演奇而归平,积微以稽著,于古学无所阿,今学无所阿”(沈曾植《墓表》),成就极大。其一生精萃,尤在《纯常子枝语》一书,“阐说经传,论证九流,校订文字,评品诗词,记述朝章国故、士林交往、域外见闻,旁涉释藏道笈、耶回之书、天步历算之学,下及《疑龙》、《撼龙》之流,可谓沉沉夥颐”(钱仲联序),极富学术价值,有待展开深入研究。

该书于作者生前未曾刊行,有数种稿本、抄本流传于世。1943年汪兆铭出资刊行稿本(四十册,不分卷),厘为四十卷。但刻印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稿本、刻本后屡经翻印。作为清代子书的代表之作,《纯常子枝语》迄今尚未见整理,实为憾事。

陈开林博士近年致力于明清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主要包括经部周易类、诗经类、子部杂家类、别集类。《<纯常子枝语>校证》系《纯常子枝语》的首个整理本。该书以《续修四库全书》第1165册影印刻本为底本,以文海出版社影印40册稿本为校本,一方面校勘文字异同,另一方面补充刻本脱漏的条目和眉批,使其内容趋于准确、完备。此外做了如下一些工作:(一)运用史源学方法,查考全书引文。仅言某人之说,尽力查考其出处;言明某书而不及篇目者,则补充篇目;言明篇目而不及卷次者,则补充卷次。(二)补充文氏未及完成之遗漏。(三)对文氏失察之处加以补正。(四)援引证据,补证文氏之说。(五)有与文氏之说意见相左者,则加以补充以存异。

二、高兴《城市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理论、视角与案例》

高兴教授的专著《城市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理论、视角与案例》(云南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从理论、视角与案例三个方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城市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探究“文学史中的城市”“共构的城市”以及“重塑的城市”与现代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该著聚焦学术研究前沿,借鉴文化记忆、新文化史(社会文化史)、文化地理学、民俗学等理论,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昆明、桂林等多个城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阐明这些城市的空间环境和文化特质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贡献,从多个角度探究城市文化视阈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规律,在此过程中,对国内若干城市的文化特色与文化风格也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城市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理论、视角与案例》坚持“大文学史”观和“大文化史”观的学术理念,探析城市文化研究与现代文学研究相结合的可能性,充分发挥文人游记、旅行指南、地方志等文献资料在城市文化研究中的独特作用,呈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多维价值。该著的部分内容以论文形式发表之后,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七届“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三等奖、曲靖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有些内容被《新华文摘》“篇目辑览”收录,还被《北京文化史》(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列为“参考文献”。

《城市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理论、视觉与案例》获202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三、高兴《“左联”记忆研究的视角转换与方法革新》

高兴教授撰写的论文《“左联”记忆研究的视角转换与方法革新》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左联”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从文献资料的研究价值来看,“左联”回忆录曾被视为造成研究者误判的“陷阱”。文章提出:“左联”盟员的回忆录并非“左联”研究的“陷阱”,相反,盟员的回忆材料具有多重价值,它们既存储了历史信息,也体现了盟员的身份意识、生命情怀和精神信仰。论文强调“左联”是拥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的文学社团,认为“集体的文化形式”对盟员精神世界产生了普遍的规约作用,“左联”研究需要改变个体记忆的研究视角,从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角度审视当事人以及后来者的“左联”社团记忆;论文还指出:为了追踪“左联”的社会历史影响、赓续左翼文化精神,研究者需要对关涉“左联”记忆的历史文本进行“互文性”分析和话语分析,以揭示“左联”记忆在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意义生成规律。

“左联”记忆研究的视角转换与方法革新》系高兴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左联’社团记忆研究”(17BZW154)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主张通过“左联”记忆现象的解读来促进“左联”研究方法的突破,有助于拓展“左联”研究的视野和路径,不断推进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研究范式的转换与革新。

审核:冯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