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巡礼 | 文学院:四年征程春华秋实,数载磨砺始得玉成
发布时间:2022-09-20  作者:  

新时代,新发展,新使命。近年来,文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时代主题,树立新发展理念,在党建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生工作等方面锐意进取、成效显著。文学院正坚定地走一条稳增长促转型、重内涵促发展的特色之路。

党建聚力  占领思想阵地“制高点”

党组织是学院工作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是学院履行高校职能的指路灯、领航员。文学院深刻把握新时代使命任务,紧跟学校党委行动步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水平建设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强化党委领导,积极推动党建创新,打造特色亮点。创新探索出“三联三融,四位一体”特色党建工作法,推动党建全面提质增效。坚持抓实支部,发挥支部“主角”和书记头雁作用。建设“标准党支部”“优质党支部”“特色党支部”“样板支部”4个,建立“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

如果说党支部是党建大树的枝干,那么党建活动就是红花绿叶,是使得党建工作焕发生机的重要环节。文学院以党建活动为杠杆,实现“活动”与“支部”的有机联动,形成“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学院依托盐城市理论宣讲传播研究基地,紧扣重大时间节点,用好本土红色资源,打造特色宣讲团,参加“红色精神接力讲”“盐城市红色故事宣讲大赛”“百年党史红色故事”微朗读等近百场宣讲活动,3人获盐城市红色故事宣讲大赛“金牌志愿讲解员”称号。

近年来,文学院党委获评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江苏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二等奖等荣誉,并多次获得学校党建创新一等奖,最佳党日活动一等奖。

坚持特色  找准高质量发展“突破口”

特色发展是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文学院不断聚焦研究方向,凝练学科特色,充分挖掘传统优势和地方语言文学资源,走特色发展之路,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文学院学科和团队建设实现新突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获得“十三五”省重点学科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双优秀”,成功入选“十四五”省重点学科,在国内同层次院校中具有明显优势。2022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创新团队”顺利通过考核验收。2020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群教学团队”获批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

辛勤耕耘,学院专业建设喜结硕果。201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重点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通过国家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复评工作、完成秘书学专业论证工作,2020年完成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认证工作;《劳动成就梦想——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入选江苏省重点教材。2021年“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研究与实践”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建设理论与实践项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获批江苏省重点教材立项,“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中华文化传承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批2021年江苏省教改研究重点课题,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江苏省思政特色建设专业。

为实现特色发展,学院坚持用一流课程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学院遵循“扬优、扶新”的原则,大力加强一流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2019年度学校首个文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8世纪歌德创作与中国元素”获批国家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外国文学》获批国家线下一流课程,2020年《阅读与写作》、《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获批江苏省线上和混合一流课程,2021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铸魂育人的研究与实践”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学院“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

厚积薄发  打赢科研提质“攻坚战”

科研之路漫漫而修远,科研工作者无不需要深稽博考的精神。文学院科研事业经过“坐冷板凳,下死功夫”的多年积淀,实现从一星半点到其后的井喷之势,从单一的年度项目到青年项目、一般项目、后期项目的多角度突破,从一般层次项目到重大、重点项目的不断斩获。近四年来,文学院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2项。出版著作24部,发表论文217篇,其中C刊以上期刊论文30篇。丁福林教授是著名的魏晋南北朝文史研究专家,他带领文学院青年教师深耕领域十余年,出版了《宋书》(2018)这一重量级古籍整理成果,2020年获得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此外,冯青青博士的《苏北方言语音研究》获得省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陈义海教授的散文集《从老欧洲到新英格兰》获得第七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这是继2011年获得紫金山文学奖(诗歌奖)之后的又一次折桂。

与此同时,文学院积极搭建平台,学术发展实现新突破。2020年,文学院成立江苏省当代作家研究基地,江苏作家资源中心全面启用,依托基地开展“黄海论坛”学术沙龙,定期举办“大咖谈学术”“主编谈论文”“名师谈教研”“中文讲堂”“江苏青年文学论坛”等活动,学术研讨氛围日益浓厚,科研实力和学术竞争力显著提升。经过两年的建设发展,基地已建成集作品展陈、学术研究、创意写作、资料共享等为一体的高水平文学资源中心,为新文科人才培养建设打造优质平台,有力推动地方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江苏高校社科普及示范基地“江苏作家作品推广基地”,极大提升了学院科研平台的竞争力。

引育结合  打造聚才聚能“新引擎”

“长才靡入用,大厦失巨楹”。以人才为根本,以队伍强内涵。文学院历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注重“人才高地”的建设,更注重“人才高峰”的培养。在文学院,省“青蓝工程”、“333”工程培养对象等省级人才达10人,博、硕士生导师17人,硕导团队实现新突破。

坚持人才优先,寻求工作新突破。充分发挥省重点学科和国家一流专业的溢出效应,让金字招牌带来人才与科研的黄金效应。学院积极推进课程智慧教学改革,学院老师获省教师智慧教学二等奖1项、长三角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三等奖1项。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育人协同作用,完成了500多门课程思政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获江苏省首批课程思政专业。

在强调“内培”的同时,重视“外引”,夯实“人才高地”。2018年以来,在一线专业教师队伍中,引进博士20人,高水平人才团队再增新力量。“十四五”省重点学科成员47人,其中教授20人,博士41人。这些博士大多毕业于北大、南大、复旦等国内名校,成为同学们的良师益友,形成了良好的学术研讨氛围。同时,主动对接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力求以“开放办学、合作共赢”的理念,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做好国际化协同育人工作。

知行合一  争当人才培养“领头雁”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文学院积极构建多元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升,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秉持“以赛促学,赛学结合,学练一体”的原则,对技能比赛实行项目化管理,瞄准“A类赛事”,采取“以老带新、滚动管理”的运行模式,建立“赛后总结与过程教学相结合”的动态改进机制和“分层考核,对应奖励”的考核评价机制,不断促进学生技能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显著。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奖项近百项,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连续四年获得一等奖,挑战杯赛事四年获奖不断线。202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平台”获得挑战杯国赛银奖、全国网络人气项目奖、省赛金奖,“互联网+”项目获省赛三等奖,“创青春”项目获省赛二等奖。

重视学生实践工作,鼓励青年学子投身社会,将青春写在中国大地上。积极打造多维育人体系和实践平台,将“创新基因”根植校园文化,在社会服务中打响活动品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2019年“推普脱贫打响攻坚战,青春之光照亮脱贫路”实践项目获得教育部、团中央表彰。2020年,“访百姓名嘴,颂时代赞歌”实践团队获全国“三下乡”暑期实践优秀团队。2021年,“农家书屋实践行,青春助力乡村兴”实践项目,获评全国千校千项好项目、省级优秀团队,调研报告得到省、市领导肯定批示,文学院学生实践活动得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交汇点》《学习强国》等近百家媒体报道。

强化创意人才培养,开设“创意写作班”,创办文学期刊《青鸟》,聘请曹文轩、毕飞宇、陈义海等校内外著名作家、诗人,采用创意写作工坊制教学法、知名作家与本土作家联动指导法,定期举办“创意写作的学术研讨”论坛,学员们纷纷崭露头角,成为文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缩影。创意写作班成绩斐然,学员平均年度创作作品4万字,共发表作品80余篇,出版散文集1本,诗集等文学作品2部。创意写作班获江苏省作协2019年创新奖。

承担社会责任,支援中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取得突出成绩,获得教育部初中语文学科的“国培”示范性项目培训资质,并选派优秀师范生赴新疆支教,为中西部基础教育添砖加瓦。每年承办国培工作,在《乡村教师振兴计划》中发挥重要角色,工作成果入选教育部“国培十年经典案例”。

四年来,文学院招生录取分数线屡创新高,生源质量持续提升,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稳步提升,年终就业率超过97%,考研考公考编等高质量就业率屡创新高。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望未来,第四次党代会是在我校改革和创新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推动学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改革、促进内涵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文学院将聚焦新文科之“新”,探索高质量发展之“道”,构建学院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