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文学院主办第六届汉语句式问题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5-18  作者:张怡春 朱有程  编辑:  审核:  

文学院主办的“第六届汉语句式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025年5月16日-18日在我校举行并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全国25个省市66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3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参加本次研讨会,就汉语句式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展开热烈交流和深入探讨。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庞波,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上海师范大学)常务副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市语文学会常务副会长陈昌来,江苏省语言学会会长王华宝,校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王雪梅出席大会开幕式。庞波代表学校致欢迎词,对远道而来的会议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特色,阐释了汉语句式研究的重要意义。王华宝代表江苏省语言学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高度评价我校语言学科的学术成就,呼吁加强跨区域、跨学科学术交流。陈昌来指出句式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历来受到学界重视,本次研讨会汇聚多方力量,旨在推动句式问题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开幕式由文学院党委书记吉照远主持。

本届句式会议共设四场大会报告和八个平行分组论坛。

首场大会报告由天津师范大学王世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应学凤教授主持,江苏师范大学金立鑫教授、浙江财经大学崔山佳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温锁林教授分别就普通话论元配置、“VAA”重叠式、量化评估构式作主旨演讲。

第二场大会报告由盐城师范学院张怡春教授、南京审计大学朱军教授主持,复旦大学高顺全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宗守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董正存教授分别就构式义、同位数量结构、汉语负面评价构式作主旨演讲。

图为专家大会报告现场

   5月17日下午,大会共设八个分会场,围绕汉语句式研究相关问题进行平行分组研讨。第一组汇报论文16篇,议题涉及句式结构、语义与功能、构式与变异等;第二组汇报论文15篇,议题涉及句式生成机制、构式语义与功能、特殊构式等;第三组汇报论文16篇,议题涉及社会应用与语体分析、句式类型对比等;第四组汇报论文14篇,议题涉及构式能产性与演变、构式功能与话语分析、句法-语义接口等;第五组汇报论文16篇,议题涉及构式化与功能演变、句法-认知界面等;第六组汇报论文13篇,议题涉及语法化与词汇化、句法生成与结构分析等;第七组汇报论文15篇,议题涉及句式特征与语义倾向、句式二语习得与教学研究等;第八组汇报论文8篇,议题主要为方言句法结构特征。

图为分组论坛现场

5月18日上午,继续进行大会报告。第三场大会报告由上海财经大学汪如东教授、四川大学李宇凤教授主持,广西师范大学樊中元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吴春相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刘红妮教授分别就唯选构式、“你这个NP”构式以及“强行VP”作主旨演讲。

第四场大会报告由上海师范大学朱庆祥教授、河北大学蒋静忠教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陈张云秋教授、上海殷殷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殷志平教授、黑龙江大学殷树林教授分别就通格结构、“作为NP指人,(S)VP”以及立法语篇中的“下列句”作主旨演讲。

会议闭幕式由文学院副院长陈国华主持,会议召集人陈昌来、文学院院长李尧、上海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副院长邵洪亮、我校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赵友龙出席。李尧指出,本次研讨会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也为学院学科发展和未来硕士点申报奠定了重要基础,学院诚挚感谢与会专家的支持,并期待未来继续深化合作。陈昌来作会议总结,指出本次会议不仅深化了学术探讨,也促进了学界友谊,同时彰显了盐城的人文魅力与盐城师范学院的办会水平。最后,邵洪亮教授作为下一届会议的承办方作了表态发言。至此,第六届汉语句式问题学术研讨会圆满完成所有议程,在温馨愉快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句式问题学术研讨会旨在推动汉语句式研究的理论创新、深化汉语句式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在汉语语言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第六届句式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不仅将推动我校语言学学科的发展,也为后续申报中国语言文学和国际中文教育等硕士学位授予权提供了重要支撑。

审核:吉照远  葛媛媛